珠海专业档案整理机构
珠海拥有多家专业的档案整理机构,这些机构在档案整理、管理、咨询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下是一些珠海专业档案整理机构的介绍:
珠海市金湾区梵壹档案整理服务部
* 基本信息:成立于2018年12月3日,位于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映月路68号4栋1单元404房。
* 经营范围:档案整理服务、档案信息咨询服务、档案技术提供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其他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
* 企业类型:个体工商户。
* 法定代表人:张桂。
* 经营状态:开业。
其他可能的档案整理机构
虽然无法直接列出所有珠海的档案整理机构,但根据行业经验和市场情况,珠海可能还有多家类似的专业机构,这些机构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服务于不同的客户群体。这些机构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 专业服务:提供档案整理、档案数字化、档案咨询等全方位服务。
* 技术先进:采用先进的档案整理技术和设备,确保档案整理的质量和效率。
* 经验丰富:拥有多年的档案整理和管理经验,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档案整理需求。
如何选择档案整理机构
在选择珠海的档案整理机构时,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资质:查看机构是否具备相关的专业资质和证书,以确保其服务质量和专业性。
2. 服务范围:了解机构的服务范围是否满足您的需求,包括档案整理、档案数字化、档案咨询等。
3. 技术实力:考察机构的技术实力和设备情况,确保其能够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档案整理。
4. 经验案例:了解机构以往的服务案例和客户评价,以评估其服务质量和信誉度。
5. 价格合理:对比不同机构的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选择性价比高的机构进行合作。
综上所述,珠海拥有多家专业的档案整理机构,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机构进行合作。
珠海市档案局馆藏档案资料综述
珠海市档案馆作为我市档案资料的永久保存基地,承担着记录和保存珠海经济特区发展历程与成果的重要职责。自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档案馆馆藏档案的数量、结构与成分经历了显著变化,从以文书档案为主发展至多元化结构,包括文书、录音、录像、照片、实物等多种类型。馆藏档案的数量庞大,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不仅体现了珠海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巨大成就,也构成了珠海一笔宝贵的财富。
随着珠海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档案馆规模不断扩大,馆藏不断丰富,结构不断优化。目前,馆藏档案分为238个全宗,其中148个全宗已进馆,涵盖19大类档案共计26281卷,资料5127册。文书档案占主要部分,此外还包括录音、录像、照片、题词、实物及其他专门档案。馆藏最早的档案可追溯至1925年叶剑英领导的香洲新编团的档案,这些档案见证了珠海历史的变迁。
珠海市档案馆的馆藏具体包括珠海县和珠海市两个时期的档案。珠海县时期档案数量相对较少,由于建市前档案分散归档和上级文件销毁,历史档案数量有限。而珠海市时期档案则较为系统完整,数量较多,涵盖1980年至今的档案。这一时期档案记录了珠海经济特区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成果,反映了珠海在改革开放中的进步与发展。
馆藏档案内容丰富,涉及机关文书、革命历史、特色档案、声像档案、题词档案、实物档案、重点工程档案、名人档案、重大活动档案等多个部分。其中,文书档案记录了珠海市及县两级党委、政府及工作部门的方针、政策、重要文件等,是珠海经济特区建设过程中珍贵的历史资料。革命历史档案包括了叶剑英领导的香洲新编团的相关资料。特色档案则反映了珠海特区的特色与成就,包括声像档案、题词档案、实物档案等。重点工程档案记录了珠海市属重点工程的竣工情况,对工程管理、使用、维护、扩建具有重要意义。名人档案收集了历任珠海籍或在珠海工作活动的官员、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及其他重要人物的相关资料。重大活动档案则记录了珠海市历届科技重奖、国际汽车赛、电影节等重要活动。
馆藏图书资料分为12大类,共计5127册,主要涵盖了社会科学方面的资料,包括图书和报刊杂志等。这些资料反映了珠海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社会、文化与科技发展。
展望未来,珠海市档案馆正致力于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积极向为社会服务的方向迈进,以更好地保存、管理和利用档案资源,为研究珠海历史、总结发展经验、指导未来建设提供重要支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档案管理技术的提升,珠海市档案馆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档案服务。
珠海市档案局是主管全市档案工作的市人民政府直属工作部门,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市档案馆是集中统一管理全市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履行档案保管利用职能。局(馆)现内设机构4个,即办公室、监督指导科、管理科、技术科。
金湾区档案局概况
珠海市金湾区的档案管理工作机构——金湾区档案局,是在2008年5月26日经珠海市金湾区机构编制委员会的严格审批后正式建立的。目前,档案馆正处于建设阶段,尚未完全落成,其管理工作暂时在区办公中心内进行,存放着已经接收的档案资料。
在硬件设施方面,金湾区档案局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包括计算机、专用的档案检索计算机,以及复印机、照相机、扫描仪等,以确保档案管理的高效进行。为了确保档案的长期保存,馆内还配备了恒温干燥柜和抽湿机,以及必要的防火设备,以保障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
值得注意的是,金湾区档案馆在管理上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所有的档案目录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这大大提高了档案查找和利用的便利性,使得信息查询更为快捷和准确。
珠海市档案局主要职责
珠海市档案局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规规范,并研究、制定全市档案法规、规章。
该局负责《档案法》执法工作,对违反档案法规的行为和案件进行查处。同时,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及业务规范,核准专业档案馆和部门档案馆的设立,并对全市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市直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农村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该局制定并组织实施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规划,研究和推广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制定电子文件的归档规则与技术规范,监督管理电子文档和档案信息在各类信息网络中的传输、使用,并参与党政办公网络的电子文档管理。
该局负责开展档案专业教育和业务培训,组织评定全市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工作。同时,组织并指导档案理论和技术研究,申报和评选档案科研成果,指导市档案学会的学术活动。
该局负责接收市直各工作部门形成的档案,收集、征集社会上有价值的档案进馆保管。运用科学方法和先进技术,做好档案的整理、编目、保管、保护、修复、统计、鉴定、销毁等基础性工作,积极研究和使用先进技术管理档案,并负责全市重大活动声像档案的摄制工作。
建设档案信息网站,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公布开放档案,编辑出版档案史料及信息,参与本市史志的编修工作,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领导决策和各项工作服务。
最后,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在新增职能中,该局负责制定电子政府环境下电子文件的归档规则与技术规范,监督管理电子文档和档案信息在各类信息网络中的传输、使用,并参与党政办公网络的电子文档管理。同时,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规划,负责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在全市的推广和应用,以及负责全市重大活动的声像档案拍摄、制作工作。
珠海市档案局是主管全市档案工作的市人民政府直属工作部门,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市档案馆是集中统一管理全市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履行档案保管利用职能。局(馆)现内设机构4个,即办公室、监督指导科、管理科、技术科。
珠海市档案馆的机构设置
珠海市档案局(馆)内设5个科室:办公室、监督指导科、管理科、技术科、编研科。设1个下属机构:市文件管理中心(一)办公室组织制订全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协助局(馆)领导处理机关日常事务,负责局(馆)各项工作的督办、协调;负责文秘、会务、本局(馆)机关档案、综合统计、信息调研、组织人事、纪检监察、信访保密、财务、计划生育、工会、共青团、妇女、宣传、外事、后勤接待、安全保卫工作;组织开展档案学术理论的研讨与交流活动,负责全市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定工作。(二)监督指导科宣传贯彻国家档案法规、规范;负责制订全市档案法规和档案业务规范标准;负责对违反档案法规的行为和案件进行查处;组织全市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负责全市档案工作网络体系建设,核准专业档案馆和部门档案馆的设立;对全市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市直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农村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咨询服务,组织开展并核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活动;开展档案专业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三)管理科(挂“珠海市档案寄存中心”牌子)负责接收市直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从社会上征集、收集各类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档案史料及实物;按照规范整理馆藏档案、编制各类检索工具;负责馆藏档案的统计、保管、保护、修复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负责馆藏档案的鉴定与销毁工作;编辑研究和公布、出版馆藏档案及信息,参与本市有关的史志编写工作;负责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和档案史料的陈列、展览;为本市各工作部门和社会提供档案信息和档案寄存、代管、咨询等服务。管理科加挂“珠海市档案寄存中心”牌子,对全市未到进馆期限但本单位无条件保管的档案和不属于进馆范围但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开展寄存、代管服务。(四)技术科制定全市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方案,研究和推广先进技术在档案和档案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制定电子文件的归档规则与技术规范;监督管理电子文档和档案信息在各类信息网络中的传输、使用;参与党政办公网络的电子文档管理;负责档案信息网站的建设,进行档案数据库的维护和数据处理;负责局(馆)技术设备的维护,开展各类档案信息的数据存贮、转换、传输、加密、控制等技术处理工作;研究和应用特殊载体档案的管理技术,负责全市重大活动声像档案的摄制工作;开展档案科研活动,申报和评选档案科研成果。(五)编研科负责档案资料的开发、研究、编纂;负责开放档案的鉴定工作,及时开放可公开的档案;负责档案资料的公布和出版;负责档案资料的陈列、展览;负责《珠海档案》的编辑出版,采集编辑档案资料,为领导决策和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组织开展全市档案学术理论的研讨与交流活动。(五)市文件管理中心(挂“珠海市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牌子)市文件管理中心经市编委批准于2003年7月成立,是市档案局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接收和收集本级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办理完毕的文件及其电子文件,并向其提供利用;建立电子文件信息数据库,保存和管理电子文件;采用科学手段管理所收集的文件资料,确保完整和安全;组织文件的价值鉴定;向市、区档案馆移交达到进馆期限的文件及其电子文件;向社会提供公开性文件的利用。2009年9月,经市编委同意,将市文件管理中心原来加挂的“珠海市现行文件阅览服务中心”牌子更名为“珠海市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
珠海市档案馆机构概况
珠海市档案馆成立于1980年,是在继承原珠海县档案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经济特区的设立而发展。该馆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1961年,随着国务院批准恢复珠海县建制,珠海县档案馆成立。然而,不久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停止工作,并于1967年撤消。1979年,珠海县撤县建市,隶属广东省直接领导,1980年8月成立珠海经济特区。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珠海市档案馆于1980年11月11日成立,业务和基础工作进入发展时期。同年12月,珠海市档案局成立,局、馆开始合署办公。
成立初期,珠海市档案馆着重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此后,对档案的整理、保管工作加强,基础业务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实施,为档案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档案法》,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全市档案工作取得了质的飞跃。市档案馆的各项基础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档案馆功能逐渐完善,管理手段改善,管理水平提高,为社会发挥了明显的作用。1994年,市档案馆晋升为广东省二级档案馆;1996年8月,晋升为省特级,成为广东省首家省特级档案馆,引领全省档案事业。
目前,珠海市档案馆作为档案事业的主体,其地位更加突出。设施完备、馆藏丰富、管理先进,已形成具有珠海经济特区特色的综合性档案馆。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珠海市档案馆在精神文明领域取得的成就,如晋升为省特级档案馆,被纳入199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珠海市档案馆是综合性国家一级档案馆,是珠海市国家档案资源永久集中保管基地和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等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资料的中心。其根本任务是维护珠海历史真实面貌,集中统一管理市委、市政府各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档案,收集保管社会上散存的对国家、社会和珠海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以“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珠海”为主旋律,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服务人民群众。